圖為“中國網事·感動內蒙古”2021十大年度網絡人物王軍有。
圖為“中國網事·感動內蒙古”2021十大年度網絡人物康枝英。
圖為“中國網事·感動內蒙古”2021十大年度網絡人物孫加業。
圖為“中國網事·感動內蒙古”2021十大年度網絡人物吳日樂。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12月28日電 題:奉獻·堅守·愛心——“中國網事·感動內蒙古”2021年度網絡人物群像
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
27日,“中國網事·感動內蒙古”2021十大年度網絡人物揭曉。這些人都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用奉獻、堅守、愛心在平凡崗位上鑄就偉大。他們如同點點星光,匯聚成漫天璀璨。
奉獻
2021年10月23日,倪寶軍倒在了鄂爾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隊109國道東線大隊的工作崗位上,時年54歲。
他是民警心目中的“寶哥”,永遠像小伙兒一樣走路帶風,干工作雷厲風行;他是默默奉獻的“老黃!,在公與私的天平上,舍小家顧大家,處處以工作為重;他是為民服務的“急先鋒”,參與救火、幫助過路司機、救助陌生路人,總是竭盡所能;他是交通執法崗位上的楷模,嚴于律己、剛正不阿,用嚴格規范執法維護了法律尊嚴和交警形象。
倪寶軍奉獻了忠誠、初心和生命。
65歲的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棚鎮昌興村“老愚公”劉川文,用了6年多時間,將奉獻的身影留在了他義務修補的村路上。
劉川文身患多種老年疾病,還是風雨無阻地堅持了下來。村民隨手拍下他修路的視頻,網民紛紛點贊。最初發布短視頻的村民馮艷慧說:“他是村里最講奉獻、不求回報的好人!
劉川文奉獻了勤勞、淳樸和真誠。
2012年,面對被山洪席卷的村莊,李恒彪放棄了城里的事業,掏出全部積蓄,擔當村支書挑起了帶領呼和浩特市惱包村村民重建家園、脫貧致富的重任。
2019年10月1日,惱包村村民喬遷新居;目前,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過億元,人均年收入3萬元;惱包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網紅村”。
李恒彪奉獻了擔當、情義和責任。
堅守
高位截癱的她,在輪椅上堅守了15年的文學夢。
2006年,風華正茂的康枝英在內蒙古武川縣遭遇車禍,成為重癱病人。面對人生巨大落差,康枝英曾幾度瀕臨崩潰,但她最終重新振作,在病床和輪椅上開始頑強拼搏。
2015年,康枝英的勵志小說《愛賜給我站的力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21年,人學思想理論《思維域度》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報告文學《生命重新啟航》、康復理療書籍《脊髓損傷療愈寶典》即將出版。
正如她在自己開辦的“截癱者之家”免費熱線中,用親身經歷對殘疾人朋友們說的那樣——無論處于何種境遇,都要給自己保留一絲希望,永不言棄!
在自然資源研究領域,他堅守了10年。
從二連浩特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到內蒙古自然博物館,王軍有的古生物研究足跡遍布內蒙古100多個旗縣區,參與過近二十種不同古生物的發掘與研究。
他參與發掘的“二連巨盜龍”被評為2007年世界十大自然科學發現之一;他牽頭成立了內蒙古第一家古生物保護研究所;他帶領團隊用“內蒙古速度”建成了內蒙古首座集收藏陳列、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王軍有用知行詮釋了一名自然資源工作者的初心與堅守和努力推動“資源惠民”的價值追求。
退崗不退休,他堅守在基層疾控一線。
每年春季和秋季,孫加業都要在遼闊的烏蘭察布草原上與老鼠、跳蚤、細菌打交道。鼠疫防治工作不僅艱苦,而且有隨時被傳染的危險。從1974年參加工作到退休的41年間孫加業一直堅守在鼠疫防治崗位上。
1987年到2021年,孫加業在17個年份檢出并判定了化德縣多起動物間鼠疫疫情。2019年,孫加業檢出并判定了一起人間鼠疫,為保護人民群眾健康筑起了牢固的“防火墻”。
他堅守手術臺,主刀挽救了上千位顱腦血管病患的生命。
吳日樂博士成功開展了內蒙古醫院首例顱內動脈瘤微彈簧介入栓塞術、內蒙古首例Willis覆膜支架植入術,在內蒙古醫院獨立完成首例椎動脈狹窄支架成形術、在內蒙古醫院實施首例STA-MCA血管搭橋術、施行首例熒光造影輔助下顱內動脈瘤夾閉術、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等高難度手術。
有人問吳日樂成功的秘訣,他說:“唯一的經驗就是遇到困難時堅持、不放棄!”
她堅守一片綠色二十載,用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
2002年,姜志華承包了興安盟扎賚特旗和平村四平山屯245.1畝荒山栽植山杏。經歷過苗木枯死、火災等劫難,山杏開始給予她回報:每畝林地純收入達1000元以上。
2017年,姜志華成立宇震農牧業專業合作社,目前帶動55名婦女就業。隨著托管林地擴大,她還要招聘大學生和技術人員10人、專職工人200人,可提供兼職崗位3000個。
愛心
愛心,是連夜為因疫情滯留游客制作當地美食“駝峰油餅”。
2021年秋,疫情“突襲”阿拉善盟額濟納旗,22名游客滯留巴彥陶來蘇木。扎拉古爾清、斯琴高娃夫婦從電視上看到那些和父母年紀相仿的游客身處異鄉,連夜為他們炸起了 “駝峰油餅”。
愛心不是一時靈光閃現的舉動,從2005年起,扎拉古爾清夫婦幫助鄰居其米德和杭蓋兩位老人灌溉草場、轉場遷徙、修絨剪毛,年復一年,從未間斷;每年為夏日扣老人、殘疾人海黨榮打草拾柴、打掃家院、捐款捐物;2014年,資助孤兒南丁上學。
愛心,是千里赴災區,暴雨無情人有情。
2021年夏,河南遭遇特大暴雨,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公司赤峰新正電工技術公司王子恩主動請纓,集結第一批66名搶修人員、17臺搶修車及相關設備,帶隊晝夜兼程1200公里,趕赴鄭州支援抗洪搶險保供電。到達后,團隊第一時間制定搶修方案,按照“安全第一、快速高效恢復”的工作原則,確定了“斷、查、烘、試、供”五字搶修恢復流程,以最快速度恢復停電小區供電。
經過五天五夜連續作戰,他們完成了3個小區、3條電纜線路,2個村莊5210戶搶修復電任務,受到地方政府和用戶好評。
“中國網事·感動內蒙古”2021年度網絡人物用一束束微光照亮生活,用平凡的言行傳遞溫暖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