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通遼11月17日電 題:強降雪結束 內蒙古通遼展開雪后減災自救
中新網記者 張林虎
“把雪盡快清一清,今年把棚就給它架起來,我看栽辣椒苗還趕趟!17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飛機場村黨支部書記劉桂芬一邊查看大棚受損情況,一邊囑咐村民抓緊恢復生產。
11月6日至9日,一場強暴風雪天氣襲擊內蒙古通遼。此次降雪是通遼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出現的最強暴風雪天氣,最大降雪量達到102.9毫米。
據了解,除霍林郭勒市外,通遼市8個旗縣區、116個蘇木鄉鎮(街道、場)共有4.6萬人受災,初步核實此次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6.63億元。
對于這次嚴重的災害天氣過程,通遼市提前安排部署,啟動應急響應,統籌組織開展抗雪救災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但農牧業面臨的災情形勢依然特別嚴峻,“地趴糧”霉變、坍塌棚舍維修、飼草料短缺等突出問題亟需解決。
大雪過后,科左后旗農牧民及時開展清雪曬糧、修復棚舍等生產自救,科技工作者深入到鄉村一線現場指導農牧業抗災救災,幫助農牧民恢復生產。
“棚室有漏水的現象,可采用撒施干土、草木灰以及堆放生石灰等方法降低濕度。棚室內所有裸露的地面盡可能鋪墊玉米秸稈、草等吸潮物料!笨谱蠛笃燹r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郝宏建議,農牧民盡快清理受凍的作物,安排下一茬蔬菜種植,建議種植生長期較短的葉菜類。
據了解,為幫助農牧民恢復生產,把損失降到最低,科左后旗農牧部門組織成立了6個強降雪救災指導小組,奔赴283個嘎查村分場,入戶調查災情,針對棚舍修復、飼草料儲存、清雪保糧等工作現場進行技術指導。
雖然經歷了一場大暴雪,但開魯縣飛機場村的菜農劉國文家兩座大棚卻完好無損,這讓他很激動。
“多虧我們村書記,下雪前她就在微信群里讓大家把棚舍加固好。雪后又雇鏟車把路推平,又領著大伙兒把棚子前面的雪清了,我們家的棚子才沒遭受損失!眲恼f。
據劉桂芬介紹,村里提前準備了3輛鏟車,下雪后,鏟車全部出動,第一時間對通村公路積雪進行了清掃,保證正值收獲期的蔬菜能夠順利運輸出去!包h員干部全員上陣,幫助村民清理棚上和棚間積雪!眲⒐鸱艺f。
大暴雪給糧食安全儲存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義和塔拉鎮艾圖嘎查牧民扎日呼家40畝地的玉米還沒有脫粒,在院子里堆成大大的一堆,而她丈夫患風濕性關節炎20多年,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
就在扎日呼擔心玉米發霉變質的時候,艾圖嘎查黨支部的鏟車來了!胺浅8兄x嘎查,他們幫我們把玉米堆倒垛攤薄,通風晾曬!痹蘸粽f。
記者了解到,開魯縣農牧、科技等相關部門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技術指導、科普宣傳。農牧業局成立12個專業技術小組,深入全縣各鎮場,面對面、手把手指導設施農業、養殖業受災群眾修復加固暖棚和養殖棚舍;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以“倡議書”的形式,呼吁農民科學儲糧、盡早賣糧,并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指導農牧民科學、合理地開展生產自救,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完)